Banner
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调研行稷山:春耕备耕 农机护航

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调研行稷山:春耕备耕 农机护航

时间: 2023-12-22 08:42:33 |   作者: 半岛体育平台怎么样啊

新闻详情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随时代的发展,春耕生产离不开的“锄头”早已被现代化的农机装备所替代。

  3月初,气温慢慢回升,各地的春耕备耕工作也已陆续展开。行走在稷山的乡间地头,随处可见各类农机的身影。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稷山县积极地推进农业社会化发展,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粮食生产效率大幅度的提升、产量不断增加。

  目前,稷山县农业机械化率位居全省第一。农机装备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也在为春耕备耕提供着重要支撑。

  “咱们在地里干活时,旋耕机的车速都是一样的呀。你该不会是在地头掉头的时候耽误时间了?”

  “问题就出在这块!我一般是旋耕机到了地头以后,车往后倒,然后一把方向就掉过头直接开始旋下一垄。”

  3月2日中午,在稷山县玉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子里,阳光洒下来,暖意融融,农机手之间的交流气氛也十分热烈。

  合作社理事长白玉中笑言:“每次从地里回来,大家都要坐在一起交流干活时遇到的问题,互相传授经验。”

  成立于2008年的稷山县玉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县唯一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现拥有各类农机具120多台,其中,小麦收割机10台、玉米收割机20台、各种马力的拖拉机40台,以及铲车、翻斗车等50余台,社员50人。

  随着农技水平的不断的提高,玉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类农机不但包揽了太阳乡、清河镇、翟店镇等周围乡镇的农活,还前往万荣、河津的黄河滩地,以及河南、甘肃、宁夏等地开展麦收、秋收工作。

  交流完经验,农机手们拿起工具开始检修各自熟悉的农机。面对一个个大家伙,他们显得有条不紊。

  “这是压带轮,如果不紧的话,就会影响割麦速度,得常常检验核查。”农机手白玉奎一边用扳手紧压带轮一边介绍,“这是拨禾轮传动装置,这要根据作业麦地的地势来调速。”

  摇刀器、脱粒机、输送槽……一台小麦收割机的每个部件白玉奎都仔细检修了一遍。

  48岁的白玉奎是一名有着30年农机驾龄的“老把式”,对于各类农机的保养、维修,他都有一套自己的经验。因为他的带动,玉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县唯一的农机维修点。

  “维修保养农机,其实也有专业的保养公司来做,但我们不放心,自己用的机子,哪里有问题,哪里必须要格外注意,自己最了解,所以,我们一般都是自己保养、检修。”白玉奎充满自豪地说,“现在,全县最好的拖拉机在我们这儿,210马力四驱,我们花了27万元买的,现在去黄河滩出药材去了。”

  如今,小麦春耕还没开始,但玉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机装备都已“摩拳擦掌”,随时准备下田大干一场。

  近年来,稷山县重视农机手集中培训工作,每年在秋收、夏收前组织并且开展两次集中培训,以提升农机手的机械操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稷山县也被确定为全省“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县。全县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32个,农机大户84个,其中,规模较大、功能较强、效益较好、经营规范的农机示范社14个,社员人数达599人。现有各种机械1500余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89台,联合收割机611台,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7794千瓦,年作业面积达68.1万余亩,农业机械化率达96.5%,在服务全县农村发展、农业增资、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

  3月2日中午,稷峰镇马家巷村一大片地里,一台秸秆粉碎机和两台旋耕机在忙碌。秸秆粉碎机经过的地方,玉米秸秆被粉碎成渣,而旋耕机经过的耕地,则露出了深色的土壤。

  “马家巷村的这片地位于汾河堤坝北边,去年秋季发生的洪涝灾害,把这里的农田大部分都淹了。去年的玉米还是用改装过的履带式收割机抢收的,留下了很多玉米秸秆。”稷山县兴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宁兴斌介绍道,玉米收获后,他们抢种了一部分,但这块地因为水较深,没办法种。

  春节过后,地里的水才慢慢渗完。“这些地我们准备种春玉米,现在先把地里的秸秆打碎,再进行旋耕,放置大约40天后种玉米。”宁兴斌说,这块地大约3亩,几台农机同时作业,不到一小时就能旋耕完。

  在农场的麦地里,农场主李甜甜正在浇地。一根根黑色的水管匍匐在绿色的麦田里,水管上一根根细细的水注喷薄而出,洒向周围的麦苗。

  “这是今年我投资五六万元,给农场配备的微喷带,浇地很快,1亩地只用1个小时,还省水。”指着农场的新设备,李甜甜黝黑的面庞上显露出兴奋,以前他们用四寸管浇地,就是把管子一节一节接起来,拉到地里浇,浇1亩地要用1.5小时—2小时。一亩地要用70立方米的水,但用微喷带只用30立方米的水。水费低了,但小麦玉米却能高产。

  李甜甜是一名“90后”,18岁开始开收割机,10年来,他从给别人收割,到成立家庭农场,已然成长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我一直在干地里活,啥农机都会开,家里也是啥农机都有。2016年流转了100多亩地专门种庄稼,2020年成立了家庭农场,现在已流转600亩地,和父母、哥哥共同经营。”李甜甜说,农场现有3台小麦收割机、两台玉米收割机、1台玉米脱粒机等20多台农机具。

  年轻人敢想敢干,去年,李甜甜还投资近7万元,购买了一台植保无人机。他说:“当农民这么多年,我觉得变化最大的就是打药。以前打药都是用三轮车载一个大桶,拉一根管子,打一亩地需要半小时。现在用无人植保机打药,一亩地只需要三五分钟。”

  农机装备的投入,大幅度的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稷山县农作物种植培养面积65.8万亩,其中,小麦养殖面积35.3万亩,年产量1.43亿公斤;玉米30.5万亩,年产量2.8亿公斤,全县粮食产量年均增长3.5%左右,被省政府确定为“山西省粮食生产大县”。

  在控制App里输入作业亩数、长度、宽度等数值,5名农机手拿着遥控传感器同时操作,5台植保无人机就开始了作业。

  近年来,稷山县许多农户购置了植保无人机设备,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植保打药,实现精准定位、精准药量、精准打药的一体化精准服务,每亩地节约打药成本12%,将农户从繁重的劳务中解放出来。因为飞防技术用药少、用药均、用时短,深受百姓欢迎。

  “我常年给农户供农资,深感除草剂的重要性,选哪类药,选什么时间段打药,怎么打,怎么配比等都要注意。除草剂配比要求比较高,配药比例不对的话,药再好,打了也没效果,或者是打了后草死了,小麦也伤了,问题就很严重了。”石玉红说。

  2015年,石玉红流转了400多亩地种植粮食,同时托管了周边一些合作社、家庭农场的1000多亩地的农资供应和飞防工作。

  在稷山县,像这样的物资供应社会化服务组织共有473家。在粮食生产期间,这些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供应统一种子、化肥和农药,提供优质的农用物资,通过对农药的严格筛选,有效控制农药用量,降低种植成本,提升农户收益。

  通过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机耕服务、统一播种服务、统一农药防治服务、统一机械收获服务等“五统一”实施作业,稷山县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解放了劳动力,提升了粮食品质。

  此外,稷山县还建设了“智慧农机系统平台”,包括“农机风采、精准作业调度指挥、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协同办公”云平台4大子系统,安装了469台农机GPS作业监测终端设备,实现了精准作业和农机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作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稷山县曾连续三年被确定为全省农机化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县,并获评全省“率先实现农机化综合示范十佳县”。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立足强农业,面向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发展大农机’的理念,以发展效益质量为主线,以农机农艺结合与信息化融合为途径,主攻薄弱环节,加大力度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和农机推广力度,着力培育农机专业大户,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农机专业户购买新型、先进适用的农机具,进一步提升稷山农业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稷山县农村经济事务中心主任吴启选如是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标注明确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