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e财经》:产业链供应链“链条”不能断不能堵
时间: 2023-12-14 11:20:39 | 作者: 半岛体育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由人民网强国论坛、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工作室和全国党媒平台联合推出的新媒体访谈节目《人民e财经》。本期的主题是“新发展格局”,今天我们访谈的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刘伟校长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来演播室,我们的记者赵展慧赶到中国人民大学对刘伟校长进行了面对面采访。下面就是前方记者发来的访谈视频,我们共同来看看吧!
刘伟:“六稳”“六保”,是今年我们经济工作从宏观到微观的一个基调,也是我们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那么大的背景,其实就是贯彻稳中求进这样一个工作的总基调。
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问题,作为“六保”当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孤立地把它看成一个产业链供应链的技术问题。其实就是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格局下,宏观调控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包括周期性因素和非周期性因素。
在国际国内大的变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节点,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和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所以,我们遇到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的策略和新的发展格局。
那么就现在来讲,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问题,其实就是这种大的发展逻辑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什么这么讲呢?首先是中国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我们GDP的总量到去年将近100万亿元了,人均GDP的水平去年在1万美元,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了。那么,我们也确实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又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主要的这个变数,就是中国的崛起。
在这个背景下有了新的机会,当然就有新的挑战,我们面临一系列的新的问题。首先一个,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在摆脱贫困陷阱之后,经济稳步的增长持续下滑的问题。我们从改革开放到2009年,我们平均经济增长10%左右,2010年以后上涨的速度其实就开始下降了。2015年以后我们的速度就低于7%,去年是6.1%,所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其中一个首当其冲的就是增长速度,从快速地增长向中高速甚至更低的速度开始下滑,现在态势越来越明显。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你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像雪球小的时候滚得那么快,所以我们说潜在增长率事实上慢慢的开始降低了,那么也就是可能达到的增长率,也就是长期平均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速度实际上已经下降了。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大家看到了我们这次疫情已经对我们冲击很大,我们整个的第一季度负的3.8,整个上半年负的1.6, GDP的增速这是多少年来我们没出现过的局面,尽管我们比世界其他经济体要好。
这是从我们国内来讲。从国际上来讲,大家也看到了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他要采取战略性的阻碍,干扰甚至是打压,我们现在看到的越来越明显。
其实前些年的时候,刚开始美国政府发起这场所谓中美贸易摩擦的时候,很多人可能还把它看成是一个贸易问题。认为是美国为解决它的贸易赤字,或者再进一步看成是美国在这次危机过程中采取的保护主义,保护本国资本利益,保护本国市场,保护本国的就业,采取的权宜之计。那么,也许大选过后,或者也许从危机周期谷底出来后,它会改变。
但是你仔细想一想,我们大家都知道美国前些年发动这场贸易摩擦的时候,它的失业率,是非农产业失业率不到3%,2.6%左右,几乎是充分就业的状态。因为美国的失业“红线%远远低于它的警戒线的水平。所以美国政府发起这场贸易战,不是在失业率很高、经济严重衰退下采取的保护主义,不是为保护本国的资本和市场,保护本国的就业所采取的被动的权宜之计。
所以,这样就对我们的祖国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应当说带来了进一步的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同时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谓发展就是长期问题,我们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为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它主要是个产业体系升级,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那么产业体系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创新,要靠全球化的红利。但创新带有不确定性,何时能突破在哪突破?很不确定,不确定就有风险。我们在国际格局逆全球化的情况下,我们如何防止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十八大的时候,我们的GDP总量大概相当于美国的54%,十九大我们相当于它的63%了,我们现在大概相当于它的67%,今年下来我们都可能会逼近它的70%。
据说美国有一个战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你只要超过它的60%,他恐怕就要从战略上每个方面要采取一种打压措施。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德国、日本曾经遇到过,中国是2010年 GDP超过日本,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
那么,一路下来,我们现在看到这些现象不用我多说,它不是偶然的,它有它深刻的内在联系和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的利益的考量。所以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怎么办?
首先我们当时提出来的,就是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因为它是引领性的东西。为何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目的是转变发展方式,根本出路在于转变。
发展方式,也就是说从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为主,来带动经济稳步的增长,转向靠要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带动经济稳步的增长,以此来实现经济从规模高速度增长转向高水平发展这样的一个转变。
我们党提出来通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来推动。
那么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生产者的效率,推动我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怎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塑造我们新的发展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刚才讲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问题,它不是一个偶然的孤立的产业和供应的技术问题,其实就是我们的祖国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重塑我们经济发展优势当中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刘伟:产业链供应链的问题,说到底是个什么?是一个国民经济的循环畅通问题。
我们现在就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就要有底线思维,就是咱们不可以“断链”,也就是说我们这个链条不能断不能堵,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不能停顿,不能堵塞,要畅通起来。也就是说,我们的结构也好,总量也好,供给与需求之间也好,地区和地区之间也好,产业和产业之间也好,国民经济所有的环节之间也好,一定要有效的衔接起来。我们经济的循环能承受得住这种国际国内各方面的冲击,包括疫情,包括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的围堵要经受得住,这是底线。
那么在积极意义上,我们怎么才能够真正保得住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的循环,就不是简单的在现有基础上有抗击打能力,承受得住危机冲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创新,要提升产业链的水平,提升供应链的水平。
提升水平的核心是什么?提高竞争力。所以,要通过有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和市场运转,来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从宏观层面,从产业体系层面,从对未来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引领层面,对市场的堵点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这样双方力量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使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起来。
刘伟:我们现在经常讲美国 “卡脖子”,他“卡”的就是你没有竞争力的地方,你竞争不过他的地方。如果你没有创新,没有突破,就会长期受制于人,所以我们现在新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要立足国内的内需,然后靠创新驱动。
我们国内大循环为主,不是不要开放,我们是一带一路新条件下,更加高水平的开放,这样我们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供求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要通过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让他有机的联系起来,能够协调的运动起来。
所以,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问题,既是一个艰巨的发展任务,同时它不仅是一个增长和发展的任务,它更是一个全面改革的任务,需要提高开放水平,有必要进行市场化法制化的体制改革。
构成国内大循环,我们目前有基础,也有历史的需求。有基础,我们现在是工业化加速,城镇化加速,信息化加速,农业现代化加速的时期。
农业现代化的速度,我们大家都知道从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70%以上,现在降到了30%以下。发达国家是平均5%,美国是1.8%的样子,所以我们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现在还有很大的空间。
那么从城镇化,改革开放初期我们17%多一点,现在我们按户籍计算44%以上了,按照非流动人口算,去年我们第一次超过60%。中国的经济发展从现在来说,正是一个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成长期,抗击打能力强。
所以说中国经济是大海,不是小池塘,暴风骤雨过去之后,小池塘可能给掀翻了,但是大海还在那里。
刘伟:去年我们的祖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一项,超过了55万亿;去年我们的祖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项,超过了41万亿。我们国内消费品市场超过了美国,是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消费品市场的国家。这些都表明,中国的市场很大,它的抗击打能力强。
中国市场不仅大,而且市场的结构特征也很丰富。比如,中国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异大,这本身是落后的表现,发展不协调不均衡。但是如果积极的看,调动起各种各样的因素,进了发展的快车道以后,差异大则表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梯度效应强。
大国经济一般来说有两个80%是立足本国,一个就是投入80%,它的劳动力,它的资金,它的原材料、能源动力80%要靠国内来动员,另外一个80%就是它的产出,它的产出80%要靠国内市场销售,这是所谓大国经济。
所以我们说构成国内大循环,我们有地利。特别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把社会主义的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性的效率比较好的结合在一起,所以能比较好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因此我们反周期的能力比较强。
包括这次疫情,同一道题大家都在回答,那就看大家怎么去回答怎么去处理,而这个回答和处理不仅是政策问题,它背后一定会要反映出不同国家它的制度特点和制度优势的。 我不用去多说,你们可以看回答的结果是怎么样子的。
所以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很大的一个优势,就是我们的体制优势和制度优势。我们反危机能力强,我们在危机冲击下不至于断裂,可以使经济在国内市场循环起来。这种优势既有我们发展阶段的优势,也有我们发展的空间优势,同时也有我们的制度体制的优势。
国内大循环为主,不等于不要开放,我们是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但是双循环的格局恐怕都要变化了。无论是从总规模还是结构上方式上,恐怕和过去都不同。我们是以一带一路作为抓手,更深入的来带动世界经济,引领世界经济。
我们现在经济总量在全世界经济当中应该占16%以上,到今年估计能达到17%以上。增量我们每年经济稳步的增长对世界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我们能达到30%以上,所以这就是我们这么多年经济发展打下的基础,这也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心所在。
下一步,怎么可以通过全面的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进法制化市场化改革进程,来构建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就是我们的经济循环让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刘伟:就是在更高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使我们的产业链产业和产业之间,产业内部的所有的环节之间,能够循环畅通连接起来,尤其是通过市场形成供求之间的总量和结构的均衡。从这个方面来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高水平畅通和循环,是国内形成经济大循环的市场基础,没这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循环畅通,就没有国内大循环。
至于说怎么样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我觉得最主要是两个,一个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制度创新,提升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完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可能真正形成统一的市场循环。
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后,我们在严格防控的同时加快复工复产,对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做出了贡献。但是,也有个别国家和一些人鼓吹经济脱钩,要转移产业链,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变化,最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所以,为什么现在讲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应对的方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